|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共中央網信辦盯上AI制成謠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共中央網信辦盯上AI 將針對時政內容】


中共中央網信辦日前發布通知,宣布在中國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三個月的“清朗·整治AI技術濫用”專項行動。根據其官網在4月30日公布的信息,這一專項行動將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主要整治重點包括“利用AI制作發布謠言”。https://t.co/pgzcjm9ttL pic.twitter.com/MjRbLxY4Lc—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y 2, 2025

中共中央網信辦日前發布通知,宣布在中國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三個月的“清朗·整治AI技術濫用”專項行動。根據其官網在4月30日公布的信息,這一專項行動將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主要整治重點包括“利用AI制作發布謠言”。


前新浪微博審查員:營銷賬號是主要針對目標

中共中央網信辦公布的信息顯示,“利用AI制作發布謠言”的內容包括“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涉時事政治、公共政策、社會民生、國際關系、突發事件等各類謠言信息,或擅自妄測、惡意解讀重大方針政策。”此外,還有“借突發案事件、災難事故等,編造、捏造原因、進展、細節等。冒充官方新聞發布會或新聞報道,發布謠言信息。利用AI認知偏差生成的內容進行惡意引導。”

曾擔任過新浪微博審查員的劉力朋認為,在目前中國的政治輿論環境下,反對當局的聲音已經難以存在,中共中央網信辦本次所說的“利用AI制作發布謠言”,在政治方面針對的主要是營銷賬號:“這種打的都是那些做營銷的MCN(多頻道網絡),‘反賊’(的言論)可能早就超過他們的底線了,不論說什麼都在他們的打擊范圍內。”

中國官方謠言的口徑規定


劉力朋告訴本台,在目前中國輿論中充斥著當局民族主義宣傳的情況下,有不少營銷賬號在使用AI自主編造非常誇張的民族主義內容,並由此大量生成文章:“這個是給他們(中國當局)的宣傳起到反作用了。AI胡編出來的,也許某些方面符合那種誇張的愛國宣傳,但是AI會捏造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細節,過於誇張,而且產量特別大。”

台灣民間團體台灣民主實驗室曾在去年公布分析結果,顯示不少中國相關賬號利用新科技、AI生成謠言,從而激化台灣內部輿論爭議沖突的情形。

劉力朋表示,這一類有針對性的謠言背後是中國官方的直接授意,與自主營銷誇張民族主義內容的賬號有所不同。這類中國官方直接授意的謠言會有明確的文案,有可能是由中國官方采購網絡水軍生成的內容。


他解釋中國官方制造這類有針對性的不實內容時采取的標准:“一般跟在官方的後面(的賬號),也有一些跟官方有一些通氣,(官方)讓他發一些東西。然後,有一些比較中下游的愛國營銷號,跟在這些愛國流量屁股後面就可以了,文案說錯一點的話就是違規的,可以把責任人抓起來。”

自媒體從業者憂中國言論環境進一步收緊

中共中央網信辦和中國國家網信辦分別是中共中央和中國國務院的辦事機構,兩者屬於“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清朗行動是這一機構自2016年以來開始每年都展開的互聯網專項行動,且每年行動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僅在2016年的清朗行動中,中國當局就宣布“抓捕犯罪嫌疑人1.7萬余名”。

一位在中國有多年運營自媒體經驗的受訪者,出於安全考慮匿名接受本台采訪時指出,中共中央網信辦目前展開的“整治AI技術濫用”行動,帶來的會是進一步的言論管制。他說:“時政問題到底怎麼才叫‘無中生有’,到底什麼叫‘惡意解讀’,實際上都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認真評論時政,如果口徑和政府不一樣,也可能被扣上這種帽子,這只會讓人更害怕、更不敢談時事政治。”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